针对政府投资项目开展全过程审计监督,可以确保政府投资项目达到既定目标,还有助于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消除事后审计模式存在滞后性的问题。
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审计监督的优点和效果
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审计监督是审计机构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赋予的权力,以国家强制力为保障,对预算资金和专项资金用于投资建设和重大项目实施的监督行为。一方面,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审计监督责任在审计机构;另一方面,对政府投资项目实施审计监督,有利于加强投资项目的审批,提高项目建设质量,规范建设市场秩序,提高公共财政资源的使用效率。
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审计监督的优点
相比事后审计模式,全过程审计监督时间介入会更早,审计人员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审计建议,业主部门会督促施工建设单位进行整改,有效发挥了审计监督的作用。全过程跟踪审计的过程更加全面深入。从项目前期阶段、项目建设阶段、项目竣工阶段开始,整个审计过程包括项目的各个方面,项目立项的合规性、招标合同的合法性、原材料的采购、工程签证、工程变更等,审计的内容更加完整。
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审计监督的效果
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前期建设、竣工验收、交付使用等各个环节的审计监督,能够让政府管理部门强化安全生产意识,加强风险防控,有效遏制重大事故的发生。审计人员从单一的财务审计到全方位审计过渡,不仅要重视经费支出的合理性,还要审查工程质量是否可靠、内部管理制度是否有效等诸多内容,能够加强对工程项目的整体控制,提高项目建设的质量。全过程审计监督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掌握传统的会计和审计知识,而且要掌握相关的工程建设等方面的知识,特别是施工、监理、工程造价、绩效考核等知识,可以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审计监督绩效的提升路径
建立健全全过程审计监督法律法规
在完善政府投资项目体系的同时,重点在法律法规层面开展全过程审计监督。法律法规的建设工作,既要在国家层面上进行立法,也要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的共同参与。要结合国家审计署已经下发的文件,确定审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据此开发全过程审计监督程序,提高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审计监督的质量与效率。
加强全过程审计监督队伍建设
审计机关要以经济法为参照,合理组建审计队伍开展审计监督,重点关注审计人员是否具备经济法相关知识,营造面向法律的全过程审计监督环境。另外,可以安排计算机审计人员、工程审计人员参与审计,提升审计人员在工程、造价、审计等领域的知识储备。
构建全工程审计监督的反馈机制
全过程审计监督的目的是发现项目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督促有关部门在项目完成后及时纠正问题。为防止审计问题的整改在整个过程中成为形式,应逐步建立健全审计事项反馈机制。相关网站要公开信息,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既要实现审计的监督职能,又要公开审计部门的整改情况和效果,对不及时整改或整改不佳的部门造成压力。要强化审计责任,对拒不整改或整改不满意的部门,审计机关要向政府部门报告,建立相应的处罚机制,对及时纠正的部门进行奖励。
针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全过程审计监督,需要逐步从单一资金审计向审计监督全过程的综合审计模式转变。这样,能够为审计工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以适应新形势奠定坚实的基础。
沂南县审计局 刘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