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深蓝航天在可回收液体火箭技术上的不断突破,深蓝航天通过对区域优势、产业集群优势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在全国范围内布局火箭发动机的生产制造、试验测试、火箭发射基地等,为未来运载火箭产业化运营打下基础。深蓝航天于近期完成了新一轮融资,总规模近5亿元,由泰山产业发展投资集团旗下泰安远望新能源产业投资基金领投。

深蓝航天以"可回收液体火箭"为核心竞争力,已实现多项突破。目前星云一号火箭已通过发动机试车、控制系统验证等关键测试,火箭发动机技术、控制系统成熟度与可靠性得到持续性验证。
动力革命:
自研13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雷霆RS" 即将整机全系统试车。
"雷霆RS"支持20次以上复用,推力调整范围30%-110%,推质比国际领先。

智造体系:
公司多地布局,充分发挥各地产业优势,构建涵盖“动力系统、箭体制造、发射回收、复用优化”的垂直一体化产业生态。
液体火箭发动机增材制造基地落户汶河空天经济产业园,预计可支撑年产160台发动机,大幅提升交付能力
星云启航:
国内首款商业化可回收复用火箭"星云一号"进入发射倒计时,将在年中择机发射,执行首次入轨+垂直回收双验证。
在研的另一款大型液体可回收复用火箭"星云二号"一级将搭载11台并联的"雷霆RS"发动机,近地轨道运载力突破25吨级,计划于2026年首飞。

“本轮融资恰逢中国可回收火箭从技术验证转向商业运营的关键节点。”深蓝航天CEO霍亮强调,“深蓝航天将持续聚焦高频次、低成本发射服务,继续秉持“立志成为太空运输产业推动者”的企业愿景,为全球客户提供高可靠、高频次、低成本的太空运输服务,为人类开发和利用太空资源提供动力。自双方首次接洽到签约打款完成,泰山产业集团仅用不到100天,以高效行动彰显了泰安市产业助推空天经济的加速度。”
领投机构远望创投投资总监朱林表示:“泰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商业航天产业发展,将其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布局方向。深蓝航天在可回收液体火箭技术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展现了强大的创新能力和市场潜力,可回收液体火箭技术被视为商业航天的未来关键,它不仅能够大幅降低发射成本、提高发射效率,为卫星部署及深空探测等提供更多可能性。远望创投基金此次投资,旨在推动航天技术的商业化应用,促进航天产业与地方经济的深度融合,助力泰安市打造全球领先的航天科技高地。”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商业航天定位为“新增长引擎”,2025年则进一步明确其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地位,并强调“体系化推进”和“保障重大工程实施”。本轮融资过程中,深蓝航天也深切感受到了山东各地政府(如泰安等)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商业航天发展的热情。
随着中国可回收火箭在可预见的时间内进行商业发射,中国天地往返的运输成本将会下降一到两个数量级,届时,将开启中国在卫星应用、月球开发、深空探测及开发乃至火星探测、开发甚至移民的新时代。深蓝航天将在这一征程中做出应有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