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昌乐309国道丹河桥下,河水清粼粼,几十只水鸟畅游其中。因为水污染治理改善了丹河水质和生态环境,引来了野生水鸟。丹河为何能旧貌换新颜?为此,生态环保媒体行记者来到昌乐丹河河畔与昌乐蓝宝石水务发展有限公司,探寻昌乐的净水之道。
“寂寞”丹河变生态乐园
若问今年的丹河与以往有何不同,答案就是眼前的几十只水鸟了,野鸭、大白鹅,在丹河水面悠然游动。今年秋季,水鸟群突然“光临”。当地人知道,这是排污治理+河岸生态治理的结果。据悉,当地环保部门加大治理力度,利用两三年的时间,封堵了上游所有排污口。三四年前开始在河畔种芦苇,丹河湿地逐渐“养”出来,以往“寂寞”的丹河,才热闹起来。
水质改善、河畔生态修复良好,水鸟的到来为昌乐的生态环保工作做出了“肯定”。这背后,生活污水处理水平的提升功不可没。
污水处理厂变花园
昌乐县城镇污水均在昌乐蓝宝石水务发展有限公司接受“净化”,进入厂区,闻不到丝毫异味,绿植错落有致,如同花园。在这里,记者目睹了污水处理的全过程。污水从进水口流入厂区后,先经过粗格栅,过滤大件垃圾以防堵塞管道,一次提升泵站将污水送入细格栅,相对细一些的垃圾在这里被过滤掉,过滤后的污水进入下一个工序——曝气沉砂池。
曝气沉砂池中,不断冒出气泡,生产科科长吴志贤介绍,这是在池下的鼓风机作用下让砂粒互相搅拌,从而摩擦掉砂粒上附着的有机物,“洗干净”的砂粒再通过中间管道抽出。
在水解酸化池前,记者闻到了一股特殊的气味,吴志贤说,水解酸化池将难于生物降解的大分子物质转化为小分子物质,从而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这水看着很黑,但其实是污泥的颜色,在厌氧条件下,泥是黑色的,经过初沉池、厌氧池,泥的颜色就不一样了。
污水依次流向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厌氧池主要作用是释磷,让有机物中的磷释放出来。”面对池子里的“黑墨汁”,吴志贤解释道。缺氧池主要功能为脱氮;好氧池靠曝气系统增加水中的溶解氧含量,提供微生物呼吸的氧,该池主要有三个作用:去氨氮、吸收磷、降解COD。据介绍,这是一个循环生化系统,在二沉池进行泥水分立,水继续进入后面的工段,泥则通过外回流泵打回厌氧池,循环往复。
清水池上建“动物园”
记者跟随厂区工作人员的脚步,来到一处“动物园”,里面分区养了颇具观赏性的羊、梅花鹿、孔雀等动物。原来,为打造丰富的自然生态景观,全方位展现污水处理厂的环保水平,该公司设计安置了地埋式清水池——地下是清水池,地上则精心绿化后建了一个小生态园。生态园四周用废旧泵做成花盆挂在墙上,让厂区立即多了几分田园意趣。
生物指示池中,几条鱼游来游去,出水口排出汩汩“清泉”,池底隐约可见。据悉,该公司拥有的污水处理厂日均处理污水6万吨、回供中水4万吨,出水符合主要指标cod、氨氮、总磷、总氮执行地表水类四类水标准,其余指标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
经过处理过的污水变得清澈干净,先进的污水处理能力提高了整个地区的水环境质量,改善了丹河水质,真正造福于昌乐县人民。
|